币圈把香不剩炮轰裤都在香桌这番3政港掀港W大佬得底策扒
8月底港大的加密金融论坛上,币安创始人CZ的发言堪称"火力全开"。这位向来直言不讳的大佬,这次直接把香港的Web3政策怼得体无完肤。听完他的演讲,我脑海里就一个念头:这哥们是真敢说啊! 不得不说美国这届政府玩得真溜。他们早就看透了Tether对维系美元霸权的战略价值——1000多亿USDT买美债,全球用户都在帮美国巩固金融霸权。最妙的是什么?美国人自己根本用不上稳定币,他们直接用银行转账就行。说白了,USDT就是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里安插的"特洛伊木马"。 7月通过的《GENIUS法案》更是暴露了美国的小心思,明摆着要打压各国央行数字货币(CBDC)。想想也是,从2014年到现在,20多个国家搞CBDC,哪个不是雷声大雨点小?老百姓用脚投票选择了稳定币,不就是图它转账自由、使用方便吗?谁愿意用那些带着监管枷锁的官方数字货币? 香港最近在稳定币领域搞得风风火火,但仔细一看全是坑。要求每个钱包用户都做KYC?这不是要把DeFi玩成CeFi吗?就像让每个逛菜市场的大妈都出示身份证,完全背离了区块链的初心。 更尴尬的是流动性问题。就拿他们力推的房地产代币化来说,香港楼市再稳能有比特币刺激?缺乏波动的资产注定交易冷清,订单簿浅得像小水坑。我认识几个基金经理朋友,他们吐槽说想买卖上亿资金根本找不到对手盘,最后只能对着屏幕干瞪眼。 香港这套监管组合拳打得人眼花缭乱:第1类、第4类、第6类...光是数牌照类型都能把人绕晕。有个创业团队跟我说,他们光办证就花了半年,结果业务还没开张就先烧掉几百万。这不是在扶持创新,简直是在给创业者上酷刑。 更要命的是本地化要求。非得在香港本地建服务器、招员工、设办公室,这套玩法在互联网时代简直就是刻舟求剑。安全专家就那么多,你让香港交易所去哪找几百个顶尖人才?要知道,打造一套安全系统花的钱,都够开个国际交易所了。 香港就800万人口,真正玩加密的可能连8万都不到。这么小的池子非要养鲸鱼,结果就是现在这样——持牌交易所个个亏得底朝天。我私下打听过,有些平台日均交易量还不如个奶茶店营业额,全靠资本输血硬撑。 反观美国,人家股票都要上链了。这场金融基础设施的军备竞赛,香港要是继续自缚手脚,港交所迟早要沦为二线玩家。这话不是我说的,是CZ在台上拍着桌子喊出来的。要我说,大佬虽然话说得冲,但理就是这个理。 说到底,监管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蛮力。就像养孩子,管得太死反而会扼杀创造力。香港若真想成为Web3枢纽,是时候放下身段听听市场的声音了。毕竟在区块链世界,用户的手指投票比任何红头文件都更有说服力。全球金融的暗战:Tether竟成美国秘密武器
香港的稳定币困局:当监管变成枷锁
牌照迷宫的致命伤
残酷的现实:800万人的市场撑不起野心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强势反弹重振市场信心,26,000美元大关轻松突破
- NFT在中国:数字经济的下一站风口?
- Web3真的要爆发了吗?这场圆桌讨论揭示了行业真相!
- 美联储和Swift联手布局:传统金融的绝地反击
- IMX套利实战:如何在资金费率差异中掘金?
- TON公链的独到之处:机会还是泡沫?
- 香港VS新加坡:加密挖矿企业的税务天堂之争
- 当段子手遇上区块链:9GAG旗下Memecoin(MEME)在HotsCoin开启狂欢
- 深入剖析Flashbots:以太坊MEV困局的破局者
- 行情思考: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智慧
- 比特币站在3.5万美元十字路口:繁荣还是泡沫?
- 狗狗币要起飞了?分析师眼中的登月计划
- 纽约ETH黑客马拉松2025:10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区块链创新项目
- OpenAI开发者大会:一场改变人机交互方式的革命
- FTX校园大使的噩梦:一场关于信任与背叛的加密悲剧
- GameFi热潮再起:ALI国际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?
- 斯坦福精英父母如何为SBF铺就通往加密帝国的路?
- 比特币飙升背后的真相:宏观浪潮比ETF更关键?
- 为什么说流动性是数字货币交易的命脉?ChainStar给出了完美答案
- 以太坊怎么了?牛市中的老大哥为何步履蹒跚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