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拓展 >>正文

真的只是这个高的标级版让吗侧链肤浅我们签撕掉

拓展72249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在推特上看到有人将Layer2简单地定义为"侧链+桥",这种说法让我不禁摇头苦笑。就像说智能手机就是"能上网的诺基亚"一样,这种定义既对又不对,却错过了最重要的精髓。当我们在谈论"桥"时,到底在说什么?把Layer2简化成"桥"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,"桥"这个概念本身就太宽泛了。就像"交通工具"可以指自行车也可以指喷气式飞机,不同跨链桥之间的安全性差异简直天差地别。记得去年Axie Infi... ...

最近在推特上看到有人将Layer2简单地定义为"侧链+桥",这种说法让我不禁摇头苦笑。就像说智能手机就是"能上网的诺基亚"一样,这种定义既对又不对,却错过了最重要的精髓。

当我们在谈论"桥"时,到底在说什么?

把Layer2简化成"桥"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,"桥"这个概念本身就太宽泛了。就像"交通工具"可以指自行车也可以指喷气式飞机,不同跨链桥之间的安全性差异简直天差地别。

记得去年Axie Infinity的Ronin桥被盗6.25亿美元的事件吗?那种依靠几个节点多签的桥,和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的ZK Bridge比起来,简直就是纸质锁和银行金库的差别。

举个例子,我在研究StarkNet的跨链机制时发现,它的运作方式特别有意思:以太坊主网就像一个严格的会计,每一笔来自Layer2的交易都要通过数学证明的方式"验明正身",而不是靠几个"中间人"拍脑袋决定。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一个会计师朋友的话:"与其相信人性,不如相信数学。"

Layer2与侧链:表面相似,骨子不同

很多人把Polygon这样的侧链和Optimism这样的Layer2混为一谈,这就像把租来的办公室和自家买的房产都叫做"工作场所"一样荒谬。

我特别喜欢V神说过的一个比喻:Layer2就像是在以太坊这个"地基"上盖的房子,地基动一动,房子也得跟着调整。去年Polygon那次长达158个区块的回滚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——它的运行完全不依赖以太坊的状态。而真正的Layer2呢?要动它的数据,得先动以太坊才行。这种"绑定"关系带来的安全性提升,是普通侧链根本做不到的。

我曾在开发一个DApp时深有体会:当需要处理大额交易时,放在Layer2上睡觉都能踏实些,因为知道有以太坊的"铁饭碗"在背后撑腰。

为什么这个定义如此重要?

在加密世界混久了就会发现,术语的滥用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就像2020年DeFi之夏时,很多人把各种收益产品都叫做"挖矿",结果呢?不少人血本无归。

把Layer2简化成"侧链+桥"的说法,不仅掩盖了其技术创新,还可能误导开发者做出错误的技术选型。我见过不止一个团队因为误解了Layer2的特性,在安全性假设上栽了跟头。

说实话,每次看到这种过度简化的定义,我都想问问:如果Layer2真的这么简单,为什么V神和那么多顶尖密码学家要花这么多年时间研究它?这就像说登月火箭就是"大号二踢脚"一样可笑。

下次有人再跟你说"Layer2不过是侧链加桥",不妨反问他:那人类也不过是"会说话的猴子",你觉得这个定义准确吗?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海南华铁案例启示:中小企业如何玩转RWA?

    拓展

    最近在和朋友闲聊区块链话题时,海南华铁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。作为一位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RWA(现实资产上链)确实给传统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。但窗户开了,能不能飞出去,还得看各家本事。记得去年上海马陆葡萄园的尝试就很有意思,把葡萄园的生产数据打包上链。现在海南华铁这个"铁老大"也来凑热闹,1000万的设备租赁项目虽然规模不大,但背后的门道值得玩味。这家背靠海南国资的企业,手上... ...

    拓展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师爷陈10.25深度解读:大盘这道安全线又在悄悄上移了?用20年数据告诉你真相

    拓展

    说实话,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不过师爷陈在最新一期的视频里,用他特有的"土方法"给我们解剖了大盘的命门,看完后我恍然大悟——原来市场的"安全垫"正在不知不觉地往上挪!记得师爷常说的一句话:"看大盘就像看房子,地基稳不稳最重要。"这次他又拿出了压箱底的"年线分析法",把过去二十年的大盘走势翻了个底朝天。说实话,这种笨功夫现在真没几个人愿意下,但往往最朴实的道理最管用。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... ...

    拓展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资深交易员李隆:10月30日比特币行情深度解析

    拓展

    在币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:投资这件事啊,跟对老师、用对方法比什么都重要。就像我们常说的,选择大于努力。每次看着新手们盲目操作亏得血本无归,都让我特别痛心。记得上周就有个学员,自己乱操作亏了20多万,后来跟着我们的策略操作,三天就把亏损赚回来了。说真的,投资就像人生,风险和收益永远相伴相生。关键不在于完全规避风险,而在于学会与风险共舞。早盘我就明确提醒过大家,34000附近就是绝... ...

    拓展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