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暂停在上当加动性的寒冬正键密市场按场流一演
作为一名密切关注加密市场动向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承认最近的市场状况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寒冬。Glassnode最新的数据告诉我们,现在的数字资产市场就像被按下了"暂停键"——流动性枯竭、波动性消失、交易量萎缩,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。 让我们先看看资本流动这个大棋盘。说实话,现在的稳定币市场就像一场"三国演义"——USDT在扩张地盘,而USDC和BUSD则在节节败退。记得今年年初,我还跟同事开玩笑说"Tether是不是要一统天下了",没想到这个玩笑正在成为现实。 从2022年4月LUNA崩盘那会儿开始,稳定币市场就开启了漫长的"瘦身"计划。430亿美元的资金撤离不是小数目,相当于整个市场26%的血液被抽走了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USDC的167亿美元外流清晰地反映出美国机构投资者的选择——在5%以上的无风险利率面前,谁还愿意把钱放在稳定币里吃灰? 说到交易所的资金流动,现在的买卖压力简直可以用"佛系"来形容。4月份以来,买盘和卖盘就像两个疲惫的拳击手,谁也不愿意出重拳。这让我想起2021年牛市时那种疯狂景象,买家卖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,现在想想还真是恍如隔世。 比特币网络现在的交易量让我想起了2020年10月——那时DeFi夏天刚刚结束,大家都在等待下一个热点。24.4亿美元的日结算量,连高峰时期的零头都不到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市场上的代币交易几乎都在成本价附近徘徊,这就像是大家都在玩"木头人"游戏,谁都不想先动。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数据:现在"热供应"(一周内交易过的代币)的占比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大家都在"装死"!我认识的几个老矿工说,他们现在连钱包都懒得打开看了。 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跌到了120亿美元的日交易量,这个数字比很多山寨币的市值还低。不过期权市场倒是出现了反常的活跃,4.37亿美元的日均交易量相比去年有明显提升。这让我想起了2019年的情景——当时也是现货市场死气沉沉,但聪明的钱都在通过期权布局。 但说实话,33.9%的隐含波动率还是太低了。我记得2020年312暴跌前也是这个状态,低波动往往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 长期持有者现在掌握着1474万枚BTC,这个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。这些"老韭菜"们的定力真是令人敬佩,他们就像比特币网络的"压舱石"。而短期持有者呢?他们现在可不太好过,84%的人都处于亏损状态,这种心理压力可想而知。 我特别喜欢观察"活跃度"这个指标,它就像是市场的情绪温度计。现在的曲线正在加速下行,说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了"躺平"。这种状态通常会持续到某个重大事件打破平衡为止。 综合来看,现在的加密市场就像个昏昏欲睡的巨兽。长期持有者在坚守阵地,短期玩家在盈亏线上挣扎,而机构资金则在观望。29.6万美元和20.3万美元这两个关键成本价,就像两座需要翻越的大山。 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兵,我深知这种"无聊"时期的重要性。市场正在积蓄能量,就像弹簧被压得越紧,反弹时就越有力。问题是,我们还需要等待多久?稳定币的"大撤退"
交易所里的"冷清"
链上世界:沉睡的巨人
衍生品市场:冰火两重天
持有者的众生相
黎明前的黑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重磅!币安推出USDC稳定收益计划,4%年化利率限时放送
- 比特币Layer2赛道深度解析:谁能真正突围?
- 狗狗币的疯狂涨势:这次真的能登月吗?
- OpenAI这步棋下得有多臭?解雇Altman的代价远超想象
- 特朗普打开养老钱闸门:8.7万亿美金将杀入加密货币?
- DePIN:重塑Web3根基的一场静悄悄革命
- Kaspa:熊市中的黑马,700倍涨幅背后的秘密
- 区块链行业正在迎来一场不可避免的技术革命
- Moonbeam亚洲行:从香港到曼谷的加密之旅
- 解密Pyth预言机:Solana生态的新宠儿究竟有何魅力?
- 从我到我们:Web3时代下的社群经济新范式
- 加密货币市场为何突然暴跌?三个隐藏推手浮出水面
- Tellor预言机:让区块链与现实世界无缝连接的新型基础设施
- 在香港做链游生意,这些法律红线千万别踩!
- 深夜交易实况:2100点空单的神来之笔
- 比特币原生资产协议:BRC20与ARC20的深度对比
- 西非的比特币革命:塞内加尔正在书写怎样的金融传奇?
- 加密货币争霸赛:谁将率先突破1美元的心理关口?
- 比特币11月18日行情观察:震荡下行中的操作机会
- 莱特币为何突然超越比特币?这波行情背后有故事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