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指南 >>正文

狂追真的逐贝特币懂比当市而非吗场疯我们莱德链本区块身

指南5328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:"他们相信的不是比特币,而是贝莱德"。这话简直说到点子上了!让我想起了上周那场闹剧——当时加密圈权威媒体Cointelegraph突然放出消息说美国证监会批准了贝莱德的比特币ETF申请,结果比特币价格像坐火箭一样瞬间暴涨到近3万美元。可谁能想到,这竟然是个大乌龙!消息一出,币价立刻被打回原形,28000美元都站不稳。那些加杠杆追高的朋友,我猜现在正在角落里默默擦眼... ...

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:"他们相信的不是比特币,而是贝莱德"。这话简直说到点子上了!让我想起了上周那场闹剧——当时加密圈权威媒体Cointelegraph突然放出消息说美国证监会批准了贝莱德的比特币ETF申请,结果比特币价格像坐火箭一样瞬间暴涨到近3万美元。可谁能想到,这竟然是个大乌龙!消息一出,币价立刻被打回原形,28000美元都站不稳。那些加杠杆追高的朋友,我猜现在正在角落里默默擦眼泪呢。

说真的,这个段子之所以能火,就是因为它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。我们扪心自问,真正了解比特币价值的人有多少?大多数人买币,不过是在追逐机构大佬们的背影罢了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,整天把"贝莱德进场了"、"马斯克发推了"挂在嘴边,问他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原理,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。

这种现象太普遍了!我们判断一个加密项目的好坏,第一反应不是看它的技术创新,而是看有没有大机构背书。机构进场就欢天喜地,机构撤离就六神无主,活像一群没有主见的跟风者。说实话,我完全理解机构入场带来的积极影响,但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!加密世界真正的魅力在于它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,这些才是吸引机构入场的根本原因。

但资本从来都是短视的。就像华尔街的狼群,闻到血腥味就一拥而上,一旦猎物跑远就立即散开。可技术创新哪能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?就拿以太坊来说,从PoW到PoS的过渡花了多少年?现在的Layer2生态建设又需要多少时间?这些都是需要耐心的长期工程。

我自己的投资哲学很简单:机构撤离正好给了我们捡便宜的机会。想想2018年熊市,多少人哭着喊着割肉离场?现在回头看,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时机。我敢打赌,等下一轮牛市来临时,现在这些跑路的机构又会屁颠屁颠地回来,到时候我们这些坚持定投的人就偷着乐吧!

说到机构,有些真的让人哭笑不得。比如那位方舟投资的女掌门,每次发言都像是活在平行宇宙里;还有某交易所的CEO,预测价格跟掷骰子似的,可就是有人愿意买单。朋友们,醒醒吧!与其天天盯着机构的动向,不如多看看V神的新文章,关注一下开发者们正在构建什么。这些才是推动加密世界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当经济学家遇上现实:克鲁格曼与通胀的尴尬对话

    指南

    最近保罗·克鲁格曼又在《纽约时报》上发表了他对通胀的"高见",这位普林斯顿大学的"明星经济学家"信誓旦旦地表示:别紧张,通胀没那么可怕!这让我想起了1998年他那个著名的"互联网不会比传真机更重要"的预测。说真的,如果我是他,我可能会选择把25年前那篇论文从简历里悄悄删掉。通胀背后的真实故事你知道吗?现在美国有58%的人生活在"工资到手就花光"的状态。想象一下,当你每个月的工资单就像个漏水的桶,而... ...

    指南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比特币生态新纪元:BTCU在长沙惊艳亮相

    指南

    2023年9月22日,长沙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迎来了一场加密货币界的盛事。我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观察者,亲身见证了比特联盟举办的这场别开生面的技术峰会。会议现场人头攒动,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,这让我想起2017年比特币第一次突破1万美元时整个行业的沸腾。重磅发布:BTCU正式起航比特联盟创始人GV先生的开场演讲就点燃了全场。他略带沙哑的嗓音中透着坚定:"BTCU不只是一个代币,它是比特币生态进化的催... ...

    指南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OP代币:散户狂欢背后暗藏的博弈玄机

    指南

    说真的,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,最近OP代币这波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就在比特币上演绝地反击的同时,OP却像个倔强的孩子,在1.25美元这道坎上死活不肯低头。价格迷局:进退维谷的OP记得9月那会儿,1.45美元就像一道魔咒,OP试了几次都没能突破。进入10月后更是惨不忍睹,价格直接跳水。现在虽然暂时在1.18美元稳住了,但说实话,这走势看着就让人揪心。特别是那个H12级别的看跌订单区块(1... ...

    指南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