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知识 >>正文
判落诈案的世阶下纪审幕从币话到圈神囚F欺
知识5人已围观
简介那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加密货币"金童"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审判日。纽约联邦法院的陪审团经过慎重审议后,一致认定FTX创始人Sam Bankman-Fried(简称SBF)七项欺诈罪名全部成立。这个结果几乎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——除了SBF本人和他的律师团队外。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位顶着爆炸头的年轻人的样子。当时他正意气风发地谈论着要改变金融世界,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,他会站在被告席上被指控挪用... ...
那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加密货币"金童"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审判日。纽约联邦法院的陪审团经过慎重审议后,一致认定FTX创始人Sam Bankman-Fried(简称SBF)七项欺诈罪名全部成立。这个结果几乎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——除了SBF本人和他的律师团队外。
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位顶着爆炸头的年轻人的样子。当时他正意气风发地谈论着要改变金融世界,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,他会站在被告席上被指控挪用超过百亿美元客户资金?最讽刺的是,就在FTX破产前一个月,他还在《财富》杂志的采访中坚称"客户资产100%安全"。
庭审过程中有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细节。比如SBF作证时竟然有140多次"不记得"关键问题的回答,这种拙劣的表演连旁听席上的记者都在摇头。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他对自己核心圈子的背叛——曾经的得力助手们一个个都站出来指证他,这场景简直像是现实版的《教父》结局。
检察官尼古拉斯·罗斯在结案陈词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:"这根本不是关于什么高深的区块链技术,这就是最原始的欺骗、谎言和贪婪。"确实,SBF案再次印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:金融欺诈的本质从未改变,改变的只是包装它的外衣。
如今整个加密行业都还在为FTX的崩塌买单。去年11月那个黑色星期五,比特币在几小时内暴跌至15750美元,无数投资者的财富瞬间蒸发。更严重的是,这个行业本就脆弱的信誉再次遭受重创。说句实在话,每次看到那些还在鼓吹"去中心化金融乌托邦"的人,我都会想起SBF在庭审时那副无辜的表情。
有意思的是,现在外界都喜欢把SBF和麦道夫、霍姆斯这些金融诈骗"前辈"相提并论。但在我看来,SBF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塑造的"有效利他主义"人设——这个拿着素食三明治、开丰田卡罗拉的亿万富翁,背地里却在用客户的钱购买巴哈马豪宅。这种极致的虚伪,恐怕连麦道夫都要自叹不如。
虽然量刑听证会还要等上几个月,但考虑到每项罪名最高20年的刑期叠加,SBF很可能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了。他的辩护律师还在嘴硬说要上诉,但看看那些已经认罪的同伙提供的铁证如山,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这个案子给我们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:在这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擦亮眼睛。记住,无论包装多么光鲜亮丽,贪婪永远都是最原始的犯罪动机。正如一位旁听了整个庭审的法学教授所说:"加密货币没有改变人性,只是给了某些人一个全新的舞台来表演他们古老的把戏。"
Tags:
下一篇:稳定币江湖风云录:谁主沉浮?
相关文章
加密市场风云再起:比特币能否突围?马斯克概念卷土重来
知识周日清晨的市场行情给了我一个意外惊喜。比特币在触及1120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后突然止跌回升,就像一位疲惫的拳击手在倒数最后一秒突然爆发反击。短短几小时内,价格就火箭般窜升了近3000美元。不过市场先生总是很狡猾,现在价格停在114500-115000这个区域磨磨蹭蹭,成交量也不太给力,大家都在观望等待行情明朗。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116000美元成关键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看行情就... ...
【知识】
阅读更多元宇宙:虚拟世界的狂想与现实困境
知识看着身边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,我不禁感慨:我们正处在一个疯狂的技术变革时代。从AI助手到无人驾驶,从区块链到量子计算,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,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。元宇宙:数字世界的第三维度记得第一次听说"元宇宙"这个词是在大学时期读尼尔·斯蒂芬森的《雪崩》,当时只觉得是个有趣的科幻概念。谁能想到30年后,这个概念竟然成了科技巨头们争相布局的新战场?简单来说,元宇宙就... ...
【知识】
阅读更多葡萄园里的金融革命:RDA与RWA如何重塑资产世界
知识朋友们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?就在去年冬天,上海马陆的一个葡萄园竟然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了1000万元融资。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魔幻?但这正是当下最火的RWA(现实资产代币化)和RDA(真实数据资产)概念在现实中的一次生动实践。当区块链遇上实体资产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到"一串葡萄也能上链"这个概念时,差点笑出声来。但仔细想想,这不正是金融创新的魅力所在吗?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我们都熟悉,... ...
【知识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