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了新牛到收技术局从崇拜风向益为王的市场市格
当Plume即将登陆Binance的消息传出时,我这个老韭菜不禁会心一笑。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牛熊转换的从业者,我清楚地感受到这次的市场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还记得2021年那会儿吗?大家都在争相讨论TPS、分片技术、跨链方案,仿佛谁家的公链技术更炫酷就能赢得市场。但这次完全不同了,投资者们开始回归最朴实的诉求:实实在在的收益。 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Plume的17.7万RWA持币用户和3.3亿美元TVL时,第一反应是"又一个数据游戏"。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这个项目确实有点东西。要知道,以太坊和Solana两个巨头的RWA用户数加起来都没它多!更令人惊讶的是,90%以上的资金都被有效利用起来了,这简直是DeFi界的"劳模"。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那些号称百万用户的DApp,结果都是刷量机器人,Plume的数据相比之下实在得多。 现在的市场格局真的很有意思,Ethena、Ondo和Plume就像组成了一个稳固的"收益三角"。Ethena玩的是合成美元,Ondo主打传统国债,而Plume则开创性地把两者结合起来。想象一下,既能享受国债的稳定收益,又能通过DeFi放大收益,这种组合简直是为当下的市场量身定制的。而且人家可不是画大饼,背后40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在运转,这让我想起了传统金融里那些结构性理财产品,只不过现在换上了DeFi的马甲。 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那些传统金融巨头的玩法。Apollo、Galaxy这些老牌机构不光投钱,还直接在平台上发行资产。这种"既当股东又做客户"的模式简直就是神来之笔。你想啊,这些机构本身就是优质资产的来源,现在又亲自下场参与,等于是左手解决了资产端的问题,右手解决了流动性问题。这让我想起早期互联网创业时最头疼的"鸡生蛋蛋生鸡"困境,Plume这招确实高明。 当然,这个赛道依然充满挑战。监管的不确定性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传统机构的接受度也需要时间培养。但Plume选择从"资本效率"和"真实收益"这两个最实在的痛点切入,这种务实的态度反而可能成为突破的关键。毕竟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,能带来真金白银的项目,永远比那些只会讲故事的要靠谱得多。Plume凭什么脱颖而出?
收益三角:新叙事的完美诠释
大玩家的"双重身份"战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链游市场周观察:交易回暖背后的新机遇与挑战
- 以太坊多单完美收官,40点盈利尽在掌握
- 10月16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- 欧洲正悄然成为加密世界的第二战场:DeFi与Web3的监管实验场
- 昨夜比特币暴涨700点!看我如何精准布局
- 区块链新大陆:RWA如何重塑金融未来
- 从混沌到繁荣:一个老韭菜眼中的DEX进化之路
- 洪蜀宁:一位比特币老炮的Web 3.0探索之路
- 链上金融新星ProsperEx再获资本青睐,Roaming Capital重磅加持
- 当游戏遇见区块链:一场永不停歇的数字狂欢
- 币安高层再现人事地震:法国女高管黯然离场
- 比特币冲破29000美元:牛市即将重启?
- 市场风向突变:OP与ARB的相爱相杀
- NFT市场一周观察:数字艺术交易热度不减
- 当市场疯狂时,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?
- TRX蓄势待发:市场暗藏新一轮上涨契机
- 当AI遇上经济:一场正在上演的变革大戏
- 解密Solana生态的多重签名革命:为什么我们重注Squads Labs?
- 交易进阶之路:要么咬牙自学,要么借力高人
- 加密货币市场暗潮涌动:这三大潜力币种值得你押注
- 搜索
-